贊助商鏈接 |
花草樹木如何消暑解渴
記者從市園林局了解到,為應對高溫對園林綠地的影響,我市采取了澆水車早晚不停的措施。各綠化管養(yǎng)單位合理調配灑水車、水泵等澆水設備,采取“人停車不停”和定地塊、定時間、定責任的方法,充分利用早晚時間,避開上午十點至下午三點的高溫蒸發(fā)時段,進行綠化澆灌,確保節(jié)水、高效,不留盲區(qū)、死角,降低澆灌蒸發(fā)量。7月24日晚上十點,常州市綠化管理指導站副站長高銳鑫正帶領管養(yǎng)科工作人員進行夜間抽查。他告訴記者,夏季中午土壤溫度高,與水溫差別大,如果此時澆水會使土溫驟然降低,植物根部受低溫刺激,影響水分的正常吸收,導致植物蔫萎,因此夏季必須錯峰澆水,才能保證植物健康度夏。高溫期間,各綠化標段一天至少要澆八十噸水,澆水時間長達十五六個小時。正說著,延陵路標段的負責人報告當天澆水安排,“下午五點至十一點延陵中路澆水,十二點后延陵西路澆水”。夜幕降臨之后,安裝了定位系統(tǒng)的園林灑水車,在常州的街道上默默行駛,直至凌晨。
路政園林夜晚作業(yè)
各大公園內,除了分時澆水外,公園還采用了“遮陽松土打點滴”的方法來應對烈日。荊川公園采購了4200平米遮陽網對園內草坪、花木等進行遮陽;紅梅公園給部分月季加蓋了整潔美觀的遮陽網;紫荊公園在國際月季園等區(qū)域內利用滴灌補給水分;有的綠地由于多次澆水造成土壤板結,園林人配合松土加強水分吸收,個別苗木采取吊營養(yǎng)液等特殊措施,確保安全度夏。
高溫天氣更容易引發(fā)植物病蟲害,破壞植物正常生長周期,竹林北路、延陵西路等路段的工作人員五點鐘就上班了,背著噴霧器打藥,抓緊時間進行病蟲害防治。夏季溫高濕大,雜草繁衍瘋長。為防止生命力極強的雜草與園林植物爭奪養(yǎng)分,園林人常常要蹲地手拔除草,整個夏季要五六遍才能抑制住雜草瘋長。7月25日上午八點,中吳大道的工作人員正在對月季殘花進行修剪,清除雜草,為市花月季國慶期間的盛開爭取更多養(yǎng)分。
園林人的防暑裝備
炎熱的天氣下,長時間的高溫作業(yè)讓園林工人成了“中暑高危人群”,烈日下,不僅花草樹木需要精心照顧,園林人也需要關愛。為此,園林部門制定了高溫應對措施,合理安排工作時間,盡量避開高溫時段。同時開展防暑降溫知識宣傳,為露天作業(yè)的綠化養(yǎng)護、巡查等一線職工配發(fā)草帽、風油精、毛巾、大麥茶、人丹等防暑用品,保障園林工作者身體健康。
烈日之下,仍有繁花似錦
據(jù)悉,近日,經過一周時間的高溫奮戰(zhàn),通江路、晉陵路等處的道路草花更換一新。前陣子的“暴力梅”過后,園林工人立刻進行翻土撒藥,為土壤殺菌消毒,添加有機肥和草炭,改良因下雨而板結的土壤,種植上了抗旱性較好的夏堇、繁星花、美女櫻、五色梅、太陽花等二萬四千余株草花。讓在炎炎烈日下奔走的常州人,在擦汗抬頭的時刻,仍然有花可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