贊助商鏈接 |
合作社+公司+農戶?
助力農戶種植“產業(yè)化”
一直以來,國內果業(yè)有一個共同的問題,那就是“太分散”。產業(yè)化運作是行業(yè)發(fā)展的重中之重。2015年,田金樹成立了南京田果農業(yè)科技有限公司(以下簡稱“田果農”),并聯手南京市金瑞藍莓專業(yè)合作社,與廣大果農建立利益聯結機制,形成合作社、企業(yè)、農戶一體,種植、加工、銷售一體的運作模式,實現溧水藍莓業(yè)由分散到集中的一個重要轉折。
自公司成立以來,“田果農”成功為當地果農解決了藍莓銷售問題,并于2018年被溧水區(qū)政府評選為“農業(yè)產業(yè)化重點領頭企業(yè)”。為進一步提升果農種植積極性,“田果農”不僅承諾收購,還給到他們一定的保護價格。目前,田金樹及其團隊直接帶動385戶果農致富,一畝地純收入不低于8000元。
其實,種植藍莓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,選地、選種、選藥、種植、采摘等每一個環(huán)節(jié)都是有技術含量的,需要嚴格把關。
“藍莓不同于其他集中型平地種植,它的成本開銷不是花在機械上,而是人工料理上。在其他種植大戶高枕無憂,可以看著機械化操作的時候,我們卻依舊承受著傳統手工種植業(yè)帶來的煎熬。” 田金樹表示,“看似簡單的藍莓采摘,其實也是很有講究的,輕不得、重不得,只能由有經驗的采摘戶完成,機械做不來。另外,藍莓個頭選擇也有門道,一定要一筐一個樣。”
為了提高廣大農戶的技術水平,“田果農”與中國農業(yè)大學、南京農業(yè)大學、南京植物研究所等單位建立了密切的合作關系,并常年聘請專家進村入社開設技術培訓班、交流會等等。
鮮果+藍莓飲品?
實現產品結構“多元化”
產業(yè)化種植、成立“田果農”,對田金樹本人來說,只是其發(fā)展藍莓事業(yè)的第一階段。讓更多元化的產品打入市場,將會是他未來兩到三年的工作核心。
毋庸置疑,跟大多數水果一樣,藍莓的保鮮要求很高。通常,最合理的保鮮期限只有一個多月,否則就可能影響到產品品質。怎么辦?田金樹的辦法是:對產品結構進行調整、著力拓展藍莓深加工產品。如此,既能減少因庫存問題帶來的損失,為農民利益保駕護航,又能滿足市場對藍莓食品的多元化需求。
歷經2年的市場調研后,田金樹為“田果農”引進了全自動流水殺菌水果清洗線,全自動藍莓原液(飲料)生產線等設備,并重點推出了“田果農”藍莓原液、藍莓復合飲品、純藍莓酒、純藍莓酵素等系列產品。
都說農產品是最難品牌化運作的,“田果農”似乎一個例外。得益于自產的優(yōu)質原料、田金樹作為一個農民企業(yè)家的“匠人”情懷以及溧水區(qū)農業(yè)局局長陳曉燕、白馬鎮(zhèn)主管農業(yè)鎮(zhèn)長張親翔等領導的幫助和支持,“田果農”系列食品推出后,很快就得到了市場的認同。與此同時, “田果農”這一品牌也快速被外界知曉。最近一年,不僅有咨詢合作的經銷商,更有游客慕名而來,特意去購買“田果農”當伴手禮。
線下零售+線上直營
實現市場渠道“多樣化”
走街串巷“叫賣”的時代已經成為歷史,建立完整的市場渠道體系,才是符合現代農業(yè)的發(fā)展趨勢。為此,在完善產品生產線的同時,田金樹及其領導下“田果農”團隊積極拓展市場渠道。
2016年,在寧杭高速公路有限公司總經理王華誠的大力支持下,“田果農”以直營店的形式入駐高速服務區(qū),先后占領了東廬山務區(qū)、江寧服務區(qū),通過首批直營店的銷售和宣傳,南京“田果農”及其系列產品被廣泛認知。2017-2018年,“田果農”在南京江寧、仙林等地的金鷹超市開設藍莓產品專柜,進一步讓“田果農”的品牌深入人心。
預計2019-2010年,“田果農”將繼續(xù)擴張高速線,入駐寧杭高速荷葉山服務區(qū)、滬寧高速梅村服務區(qū)、陽澄湖服務區(qū)、BHG超市等。與此同時,“田果農”還將在上海、北京、西安、成都、重慶、無錫等地建立連鎖店150家,逐步覆蓋全國各地超市、高鐵站及鬧市區(qū)。
隨著市場渠道的不斷完善,“田果農”實現了0到暢銷的華麗蛻變。與此同時,田果農淘寶直營店也于2016年底上線。通過線上直營店,田果農打通了農產品銷售的最后一公里,進一步打開了產品銷路。
“藍莓是公認的健康食品,然而,從藍莓鮮果的年銷量來看,平均下來每一個中國人每年只吃一粒。國內藍莓產業(yè)還有巨大的市場有待開發(fā)。”田金樹強調,“目前,‘田果農’雖然取得了一些小成績,但是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。為了讓更多人能夠吃到藍莓,企業(yè)不僅要提升產量,還需要在產品品類和渠道上下功夫,這也是‘田果農’正在做的事情。”
推薦閱讀:金葉女貞圖片